不久前,和民航界朋友谈起澳门开放「第五航权」的问题。大家都认爲,利用「第五航权」拓展航线网络已是大势所趋,本澳如果透过运用「第五航权」,外地航空公司可经停澳门再飞往第三地,相信可弥补直航客源不足的问题,亦可为本地居民创造更方便的出行条件。然而,基於种种条件制约,澳门透过「第五航权」与外国开通的航线寥寥可数。
反观毗邻澳门的香港,恰恰是利用好「第五航权」,把香港建设成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航运中心增添了动力。
早在二○○四年,香港与马来西亚就达成了「第五航权」协议,容许双方的航空公司,可以任何机型,在两地境内任何航点之间,提供无限班次的客货服务。这是香港与亚洲民航夥伴首个达成的开放运力协议,反映香港在实施积极开放航权的政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经中央政府批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在吉隆坡经过谈判後,达成了开放运力的航权协议。
新协议赋予双方航空公司最大的弹性,因应市场需求扩充服务。为进一步增强双边民航关系,港方同意让马来西亚的航空公司经营香港及美国之间的全货运服务。有关服务对香港的货运业有莫大益处,因爲香港的航空公司也获得经马来西亚至多个第三国航点的「第五航权」。港府鼓励两地的航空公司,利用这个非常开放的协议增加两地之间以及经两地至第三国的服务。
二○○五年,内地与香港航权协议安排的主要内容有:
一丶正式取消「一航线丶一航空公司」政策,逐步允许兩家指定本港航空公司经营兩地所有航线。
二丶分阶段性增加來往兩地客货航空运力;
三丶容许香港航空公司以「串飞」形式,安排航班停降兩个内地城巿;
四丶内地经停香港至外地的航点及班次均有所增加;
五丶兩地航空公司在所有航口上可作代码共享安排;
六丶增加兩地航口數目。
「第五航权」在世界各地航空运输日益常见,只要有条件,航空公司无不乐於开办渉及「第五航权」的航线,原因不外乎扩充航线版图和在赚大钱的航线上分一杯羮。航权和航线谈判一般会以公平原则协商——你要我向你开放市场,你也要回敬我认为价值相当的东西,是为互惠安排(reciprocity)。在牵渉至少三地的「第五航权」谈判中,谈判过程很容易因其中一方的意见而受阻挠。以香港和台北为例(并非实际谈判),港方希望经台北飞往首尔和日本多处,而台方就希望经香港飞往泰国和印尼,原本的双方谈判就变成牵渉六方,谈判过程艰难在所难免。
香港很早就已经是亚洲航空大港,香港回归後,中国内地和邻近国家不断加强航空聯系,往返各地至内地航班增幅颇大,这些改变挑战香港作为亚洲航空枢紐的地位。然而,整体班次的大幅度上升可加强香港与内地间的航空网络聯系。这些改变有助巩固香港作为航空枢紐的地位。
在香港行使「第五航权」,并以香港为航线中途站的航空公司有:
1.印度航空 (AI),经营航线包括:孟买-德里-香港-大阪关西;孟买-德里-香港-首尔仁川。
2.中华航空 (CI),经营航线包括:台北-香港-雅加达;台北-香港-曼谷。
3.新加坡航空 (SQ),经营航线包括:新加坡-香港-三藩市。
4.泰国国际航空 (TG),经营航线包括:曼谷-香港-首尔仁川
5.联合航空 (UA),经营航线包括:芝加哥-香港-新加坡;三藩市-香港-胡志明市。
6.澳洲航空 (QF),经营航线包括:墨尔本-香港-伦敦希斯路。
7.纽西兰航空 (NZ),经营航线包括:奥克兰-香港-伦敦希斯路。
8.维珍航空 (VS),经营航线包括:伦敦希斯路-香港-悉尼。
除此之外,还有一批航空公司经营香港经曼谷到本国的航班,例如阿联酋航空的杜拜-曼谷-香港航线和埃塞俄比亚航空的阿的斯阿贝巴-曼谷-香港航线等等。当然也要数达美航空由香港经东京成田往返美国本土/夏威夷的航线。
「以香港为家」的国泰航空,受惠於「第五航权」互惠安排,得以利用台北为中途站飞往首尔仁川丶名古屋丶大阪关西和福冈,及以曼谷为中途站飞往新加坡丶德里和孟买。所以,台北和曼谷就成为国泰的「重点城市」(focus city)。
新闻来源: 民航论坛2017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