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亞洲航空公司探索利潤增長新路

2013 / 09 / 29

        隨著亞洲航空業料將進入利潤下滑的第三年,一度維持強勁業績的亞洲優質航空公司目前正在尋找更多途徑捍衛其取得的成果。
 
  本周,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將亞太航空公司2013年利潤預期下調三分之一,至31億美元,意味著較2012年水準下降23%。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稱原因是亞洲新興市場增長放緩,並預計2014年亞洲航空業僅會出現小幅利潤增長。

  上述最新預期僅相當於亞洲航空公司2010年利潤111億美元的一小部分,2010年是亞洲航空業標誌性的一年,當年利潤受到了需求強勁的提振。亞洲市場之後一直是全球航空市場的最大利潤貢獻者,但今年可能將落後於北美市場。

  儘管運載量持續增長(今年截至目前客運量增長6%),但亞洲航空業日益受到燃料成本高企和激烈競爭之下被迫下調票價的雙重打擊。表現最糟的是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簡稱“新航”)和香港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imited,簡稱“國泰航空”)等亞洲老牌優質航空公司,其中許多公司在近期的季度或半年度業績中幾乎未能實現盈利。

  優質航空公司目前正在嘗試更好地管理運力增長,一些公司甚至為此推遲了雄心勃勃的增長計畫。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SA)航空分析師Arnaud Bouchet表示,這些航空公司將對2013年和2014年的運力增長計畫持更加保守的態度;預計更加有節制的運力增長將幫助它們提高盈利水準。

  新加坡航空公司縮減了長途航線擴張計畫,轉而側重於地區航線的運力增長。該公司同時也重視國內市場,上周宣佈了在印度開設全方位服務航空公司的計畫。新加坡航空公司週三表示,公司定期評估旅行需求,靈活調整運力。

  與此同時,國泰航空之前縮減了主要的長途航班數量,但過去數月一直在增加部分航班的頻率。該公司稱,將繼續通過全方位網路以及為乘客提供最佳客戶體驗贏得市場競爭優勢。

  這麼多年以來,亞洲優質航空公司通過長途航線的頭等艙和商務艙賺取了巨額利潤,它們每天運送著環球旅行的時尚企業客戶。儘管專注于高端客戶起初説明它們避開了與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競爭,但隨著亞洲和歐洲經濟體形勢低迷,它們的優勢很快被削弱。這也對長途高端旅行需求構成了衝擊。目前低成本航空公司航運量占到了亞洲地區總航運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資料顯示,亞洲地區7月份高端客運量增速從2012年全年的9%放緩至僅為5.5%。儘管目前有一些跡象顯示整體市場回暖,尤其是赴美國的航班需求改善,但亞太地區長途航線的競爭仍然很激烈,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開始搶佔本已擁擠不堪的市場。

  飛往西方的航線中,中東航空公司在亞洲-歐洲航運市場的佔有率更高。僅在過去的12個月,迪拜的阿聯酋航空公司(Emirates Airlines)就在其航運網路上新增了五個亞洲目的地,而卡達航空(Qatar Airways)新增了三個目的地。按運力排名,阿聯酋航空目前是全球第三大航空公司。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Poor‘s)旗下證券研究部門分析師Shukor Yusof表示,亞洲優質航空公司不得不重新評估針對海灣地區航空公司衝擊以及其他競爭威脅的應對策略。

  美國航空公司已經強勢捲土重來,它們增加跨太平洋航線的運力並對服務進行升級,其業內早些時候的一系列並購有助於它們改善財務狀況。Yusof稱,美國航空公司已經提升了自身競爭力,而且做得相當不錯。

  達美航空公司(Delta AirLinesInc.,DAL)自2006年以來已經將每週跨太平洋航班數量提高了50%,近期又在紐約起飛航班內的餐飲方面提供了更多正宗的亞洲菜式選擇。該公司還升級了客艙服務,向高端乘客提供酒店級水準的枕頭和羽絨被。美國航空公司長途客機商務艙的新座椅也與國泰航空的如出一轍。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的航空公司也在大舉拓展長途客運服務,近期推出了北京至休斯頓和芝加哥的航線。這些航班使用全新的客機,並為很多中國商務乘客提供優質的服務設施,這些乘客恰恰是其他亞洲優質航空公司過境旅行的關鍵來源。

  為了順應市場變化,亞洲航空公司相繼更換客機並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新加坡航空公司7月份開始使用新的客艙和座椅。國泰航空也正在更新長途航線頭等艙設施,而且已經為地區商務艙更換了新座椅。澳大利亞的澳洲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s Limited)在幾周前剛剛推出了空客A330飛機商務艙新套間。


        新聞來源:民航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