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如何利用技術方案解決機場排隊問題

2017 / 06 / 12

        作為ACI旅客滿意度調查的一項重要指標,排隊等待問題一直是影響許多機場提升用戶體驗的一大短板,廣受旅客詬病,值機、行李托運、安檢、登機等流程節點都可能出現旅客排長隊的現象。而造成排隊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流程設計問題、設施效率不足等。為此,許多國外機場從各流程環節入手,引進了不同的技術方案,在解決排大長隊方面收效明顯。

        美國機場QueueAnalyzer方案:預測排隊等待時間

        QueueAnalyzer是國際航空電訊協會(SITA)所研發的一項專門用於排隊管理的技術方案,它整合了手機藍牙、Wifi感應器、攝像頭、機場和航空公司分析系統等設施,通過對現場排隊情況和歷史資料高精度的演算法運算,預測機場易擁堵節點的等候時間,繼而通過機場大屏、網站和移動應用將資訊即時傳達給旅客。

        這套技術給旅客出行帶來時間確定性,保證他們所選路徑最優。同時,機場可利用預測的等待時間合理調配現場人員,優化安檢資源和流程管理,從而避免出現排大長隊的現象。目前,它已進入奧蘭多、邁阿密、丹佛和費尼克斯等美國許多地區的機場,實踐已表明,這套方案可將排隊超過15分鐘的旅客數量削減53%。

        史基浦機場面部識別技術:旅客快速、安全登機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與荷蘭航空合作,試點面部識別登機技術,旅客可在機場內的特定登機口通過掃描面部直接登機。使用前,旅客需要先在登機口附近的一體機上掃描個人護照、登機牌,並錄入面部資訊。為避免涉及隱私,錄入的個人資料將于旅客登機後的十小時清除。試運行將持續三個月,史基浦機場將檢測系統的速度、可靠性和使用者友好性。

        此外,史基浦機場目前正試運行兩台手提行李安檢機,在內置研發軟體的説明下,安檢人員可在安檢機螢幕上360度翻轉包內物品,以檢查裡面是否存放禁帶物品。這樣不需要旅客將包內液體、手提電腦單獨取出再次檢查,從而大大降低了旅客過檢時間。

        日內瓦機場Leo移動機器人:隨時隨地托運行李

        SITA與機器人製造商BlueBotics合作,研發出行李自動處理機器人Leo,目前該設備正在日內瓦機場內試運行。Leo採用人工智慧技術,不需要機場員工輔助操作,便可以幫助旅客完成行李簽列印張貼、值機等流程。Leo的名字來源於萊達芬奇(LeonardoDaVinci),寓意創新與智能。

        Leo能夠同時搬運兩件行李,最大承重量為32千克。使用時,旅客只需點擊Leo自帶的螢幕,將行李放入上面的托運箱內,並通過掃描登機牌完成行李簽張貼。之後,Leo便會關閉托運箱,並顯示旅客登機口位置及航班起飛時間。之後,Leo會自動把行李運到對應航班的行李處理區域,這樣就避免了航站樓內因托運行李而出現大長隊的現象。

        迪拜機場智慧交通系統:高效調度擺渡車

        為提高場內擺渡車運行效率,迪拜機場引進智慧交通系統(ITS),主要用於優化T2遠機位擺渡車的調度工作。該系統提供了一套全自動的分配、調度解決方案,確保擺渡車得到充分利用,使每輛車單程平均載客量從40人增加至60人。據測算,此項技術將使擺渡車周轉次數降低20%,從而降低機場機動車油耗和碳排量。同時,地面車輛調度速度提高將緩解迪拜機場在航班高峰時段遠機位旅客的等待和周轉時間,進一步提高了機場的整體接待能力。

        機場向來都是新技術應用的前沿領域,一方面在於科技創新是提升機場運行效率的有效手段,機場管理方重視對相關技術方案的引進,另一方面在於機場服務的人群具有高端特點,他們樂於接受各種新事物,這有助於新技術的試用與推廣。相信,更多的科技將不斷進入機場,它們在提高機場運行效率,解決因資源緊張而出現的排隊擁擠問題的同時,也將給旅客帶來安全、高效的乘機體驗。(《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通訊員肖東、龐植林)

        新聞來源:中國民航報